豬油醇香,超級解饞,幾代人吃了一輩子,但如今關于它的爭議越來越大,畢竟飽和脂肪酸含量太高,不飽和脂肪酸微乎其微,還帶有濃烈的悶味。越來越多年輕人早已不再那么喜歡豬油了,這是社會變遷的必然結果。但還是要說,任何不談劑量就說豬油有害身體健康的都是耍流氓。
川渝地區要吃到豬油渣從來就不難,畢竟廣大農村地區還是在養豬的,在城市農貿市場也能買到,只是無法再吃到二三十年前那個品質罷了。熬完豬油剩下的油渣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,油酥干脆,解饞香胃,既是零食也是下飯菜。川渝地區有諸多吃法,每種吃法都讓人回味無窮,無法割舍。
第一種,吃香酥干脆。熬完油,油渣起鍋,稍置降溫,只要不燙就可以直接吃了。也可以撒點食鹽或白糖拌一下,前者咸香,后者甜膩。放白糖的,會又油又甜過于膩人,我吃過一次后就再也不敢吃了。小時候嘴饞,常常會抓來當零食吃,午飯時還有一碗,晚飯時就只剩下半碗了。
第二種,蒸軟后食用。大都是煮飯時順帶蒸,油渣口感綿軟,油香滑潤,超級下飯(常常是紅苕干飯),農村老家常常這樣吃。
第三種,炒素菜食用。豬板油煸炒后加素菜爆炒,油香濃郁,小菜油嫩,是非常不錯的下飯菜。油渣炒蓮白或炒菠菜都是很家常的菜,我是下館子吃得比較多,尤其是那些市井蒼蠅館子,自家做得比較少。
第四種,煮掛面增味。家常煮掛面,調味時油渣打底,豬油香味濃郁,油渣綿軟,簡直不要太香。不放辣椒、花椒、麩醋、大蒜這些重慶人吃面常用的調料,也是很美味的。
有的地方會用油渣做餡料包包子,有的會做成袋裝零食賣,反正是各有吃法,各有魅力。